
坡度
坡度分析即是計算兩相鄰像元間的數值變異率,亦即地表的陡緩程度,在輸出圖層中,每個像元都有一個坡度值。因此,數值越低者,表示地形越平坦;數值越高者,表示地勢越陡峻。
在Output Measurement的部份,SuperGIS Spatial Analyst 提供了三種不同的單位計算方式,百分比法、度數法及弧度法。
百分比是表示坡度最為常用的方式,利用DTM資料計算每一像元與其相鄰像元,兩者間高程差與水平距離的百分比,其公式如下:
坡度 = (高程差/水平距離)*100%
例如:坡度3%則是表示,水平距離每平移100米,垂直距離便會上升(下降)3米;坡度15%則是表示,水平距離每平移100米,垂直距離便會上升(下降)15米,以此類推。
|
用度數來表示坡度,利用反三角函式計算而得,其公式如下:
坡度角=Θ ,tan Θ= b/a
當坡度角(即Θ)等於45度時,即表示a = b,tan Θ = 1;坡度角為30度時,tan30 =.png) ;而坡度角為60度時,則tan60 = 。因此,當坡度越陡時,tan值亦會越大。
|
圓周長 = 2.png) 徑度
為角度乘以圓周率(3.1415926….),在除以180。因此,徑度為1的園周長為2 ,也就是說 =2.png) 徑度。
.zoom100.png)
.png)
|
透過坡度分析,使用者可以進一步利用分析結果得到:
1.等高線疏密的程度(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地勢越陡峭;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地勢越平緩)
2.等高線疏密的形狀(凸坡:等高線在低處較密,往高處漸疏;凹坡:等高線在高處較密,往低處漸疏)
設定參數說明
.png)
設定項目
|
說明
|
數據類型
|
輸入地表
|
欲進行坡向分析的資料
|
網格資料
|
度量單位
|
切換不同的量測方式
•角度:0~360 •弧度:0~2 pi •百分比:0~100 |
分析選項
|
Z 因子
|
系統預設值為1,表示水平與垂直方向皆使用相同的單位尺寸
|
整數 / 浮點數
|
網格大小
|
輸出結果的網格大小
|
整數 / 浮點數
|
輸出網格
|
輸出結果的檔名及路徑
|
網格資料
|
©2016 Supergeo Technologies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|